德育天地

联系方式

地址:重庆市大渡口区双山路256号

邮编:400080

电话:023-68916677


  未标题-1.jpg

 重庆市巴渝学校公众号

认识学习,学会学习

刘聪慧

 

小学部教学副校长

鹤鸣班副班主任

数学教师

 

早晨,听了郝校发的音频,联想自己教育孩子和教学成长的经历,在丝丝遗憾和惭愧中,似乎点亮了心中的一盏明灯。

 

       1、每个人天生都会学习、想学习。学习原本是天生的本能,就像吃饭一样,对美好的食物渴望、对未知的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。只是后天不正确的引导和影响,让人对学习失去了兴趣。就像看到原本好吃又有营养地食物,想吃是本能的反应,如果有人在身边不断催促我们快吃,在我们身边不停的说,吃它的好处等等,似乎享受美食变成了一项有目的地任务,就破坏了食者的胃口。学习也是同理。想起女儿刚出生时,我读了一些育子的书籍,主要实操类的,按照书中的指引,我常常抱着,不计收获,只管耕耘的心态,教导孩子,效果真的出乎所料,她的记忆力惊人,就像一块海绵,不断汲取营养,享受学习的快乐。在游戏中识字、背诵唐诗、学数学,在五岁时就能通读报纸,提前上了一年级,学科知识轻松拿下。那时的女儿是快乐的,每次她学会新的东西,她的眼神里的总有自豪和光彩。随着年级的升高,慢慢的学习带给女儿的快乐越来越少。是什么让女儿在学习上的优势逐渐归于平淡?是什么让女儿逐渐对学习的胃口逐渐降低?除了学业的负担和环境的压力,还有心态的变化,学习不再是小时候那般纯粹,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。不再是不计收获,只管耕耘,而是为了收获,你要努力耕耘,心态转变的背后,让学习似乎成了任务,对学习多了更多的目的和压力。

 

 

 
 

    2、具有好的学习条件是轻松的,愉快的,自信的,兴奋的。心理学表明,人对不愉快的感受的感知往往是全然接受的,尤其孩子对负面的暗示,大脑是不加屏蔽和选择直接接收的。也就是本学年我教的是六年级,班里由最初的6人到现在的24人,绝大多数是插班生。尤其是下学期,新来的一些学生有的是在数学学习上有诸多困难的孩子,有的孩子甚至最基础的20以内计算都很成问题,这些孩子之前无一例外,都有被家长看管,催促,死拉硬拽、软磨硬泡,完成作业经历。仔细观察这些学困的孩子,最初,他们在课堂上要么处于游离的状态,要么就是看到数学作业无从下手,眉头紧锁,不催不写的状态。面对这样良莠不齐孩子,感到焦虑头疼,尤其是课堂操作很棘手,照顾学困生、优等生显然饿肚子,关注优等生,学困生钻空子偷懒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调整。我不再要求所有孩子完成所有任务,而是采用课堂分层题单:一、口算;二、基础题;三、综合题、四提高题、五自学过关。让每个孩子从最基础做起,分阶晋级、及时反馈。惊喜的看到,看孩子们课堂上各尽其能,40分钟有效利用,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。速度快的孩子每天追着老师想要更多的挑战。尽管程度弱的孩子只能完成一至两项任务,但之前完不成作业的挫败感,被一次次晋级带来的价值感取代。相信这样的方式经过不断改良,让孩子们都能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和喜悦感。引导孩子不再关注我不会什么,而是我又会了什么。

 

 
 
 
 
 
 
3 教导者的心态对学习者的状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 
 
 
 

    前面提到的“不计收获,只管耕耘。”这样的心态背后,传递的是对学习者的信任,是一种静待花开,没有过高期待,没有过多束缚和控制的状态,学习者感受到的是思想的自由和放松,当教导者的关注点在我怎样来更加合理的、高效地安排训练内容,陪伴学习者成长上,学习者也会自然习得这种方式,我怎样才能学得更好,跑得更快上。教导者潜心在自己得教学研究上,学习者自然能静心在知识的探索上。即各司其责,各尽所能,我做好我的事,你做好你的事。事实证明,在实践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不计收获,只管耕耘,这一点并不容易,需要教导者有清醒的觉知和随和、笃定的心态。

   有了对学习清醒的认识,还需不断在实践中调整和完善。愿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能驱走无知,愿笃志力行的信念,给予更多的力量和智慧。